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报道 » 采访问题稿
扩展阅读
中央电视台新闻音乐 2021-03-16 22:21:46
绍兴新闻综合 2021-03-16 22:17:39
cctv4新闻主持人 2021-03-16 22:17:23

采访问题稿

发布时间: 2020-12-04 08:36:37

A. 小记者怎么写采访稿

一般记者在去采访之前会准备一份采访提纲。如果要回答采访提纲怎么写的问题?我想还是先要回答什么是采访提纲。采访提纲,就是你要采访对象要回答的一些问题的罗列。这些问题又不简单是干巴巴的罗列,需要的是你对他本身的认识。

一、确定采访主题

一般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实际上已经确定好了采访主题,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背景调查,快速翻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我始终认为,记者要采访首先要比被采访者在这方面还懂得要多,虽然你不可能是专家,但你可以借着快速充电成为半个专家,不然去采访,可能人就丢大了。

二、熟悉被采访人资料

举例来说,你采访的是某个事件的某个人,那么你需要了解围绕这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个一个全面调查,比如有着他的经历、读过什么样的学校、有着怎样的性格、办事风格是什么?最近他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些资料对记者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觉得这很难说,其实采访的过程就跟上战场一样,也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深入了解采访背景

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事件,那么你同样需要对事件先做一番调查。如何调查?你需要调阅大量的资料,同时,你要将各个媒体不同角度进行的采访和报道做个总结。把这个事件做到烂熟于心,而且需要将事件里的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后站近了看站远了看,是不是还缺少一些东西?你是不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访时要提问的地方。

四、整理线索

通过对被采访人和采访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经成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及还未成型的观点,寻找本次采访线索,也即突破口。

五、设计问题

通过对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对线索的整理,进行问题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设计是需要环环紧扣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散的关系,采访就是一条流水线,记者需要做的是沿着这条流水线向下走。什么称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尽力想办法让事件的参与人告诉人们事件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本来想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让读者读完之后也觉得还是有所收获的,如果你的读者看完之后觉得不知所云,好的证明你本次的采访是失败的,其实从源头上已经失败了,在于你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六、罗列你的问题

将问题设计之后你就可以在纸上罗列你的问题了,罗列完之后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访提纲是否有什么漏洞。

七、其他

以上都是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关键在于采访过程。在采访过程中,你会发现有时候你的访对象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沿着你的思路走下去,那怎么办?无所谓就沿他的思路好了,记者需要把握的是采访主题不发生偏移,同时还要注意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线索,可能你在采访前期的准备时并没有发现这条线索,别的报纸也没有提及,而此时你的采访对象说了出来,你就需要紧追不放,在完成新闻采访主题的同时你还拿到了别人之前所没有注意到的新闻。

B. 采访成功人士的采访稿

采访稿要写出采访的具体内容,准确的表达出被采访对象的意思。

范文:

这是一篇《丁聪不老》作者:胡德桂专业的人物采访稿

10月小阳春的和煦阳光,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颇有春暖的感觉。当我们在枫林宾馆拜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更有如沐春风的体会。一见面丁老急忙让座,他的夫人沈大姐为我们沏上从杭州带来的龙井茶。话题自然是从丁老的健康谈起。

丁老1916年在上海出生,今年已是81岁的老翁,却依然拥有一头真实的黑发,面色红润。

其时,小丁早已是花甲老人,然而,他竟真正来了个青春焕发,不断有新作问世。1980年后,出版了《〈阿Q正传〉插画》、《丁聪漫画系列》、《古趣图》、《今趣图》等等,新近又推出了《绘图双百喻》。

这本书系陈四益先生写文,丁聪作画,原是《读书》杂志每期都登的图文,为该书作《序》的有王蒙、严文井、王朝闻、方成4位。此书虽系以古文形式写成,却句句道着今事,难怪读者如潮。

当我拿出《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请丁老签名时,丁老笑着说:你别看这《辞典》上有我的名字,这只是挂个名哩。也别看我总是第一,因为我这个丁字笔划最少嘛!他一边说着,一边在书上题字。

写完我一看,他还真写上了挂名顾问丁聪呢。大家都说丁老太谦虚了。p之后,我们又谈到怎样才幽默、如何才能引人发笑。丁老笑嘻嘻地说: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作报告讲反腐败,人们觉得正常,不可笑;

如果一个贪污受贿的人在台上大讲其反腐败,便产生了令人发笑的效果。但是,仅仅令人发笑是浅薄的,真正的幽默,是让人笑过之后要思考,想过之后要叹息,甚至要哭。幽默与讽刺,务必在笑声中藏着善意的机锋,去刺破恶,而且化解恶,这样才算是成功的。

谈及丁老的笔名小丁,丁老的介绍是:小丁,简单好记、易写,国民党时期,不是成天抓壮丁吗?小丁,表示不是壮丁,是一个小男丁,亦即小人物之意。谈笑间,尽管丁老如一个小字辈一般欢快、活跃,我们还是尊称丁老,因为,怎样说也是应对一位80高龄的长者。

丁老绝无龙钟老态,更没有垂暮之年的情绪。他的创作是那么丰厚,当然是与他的生活积累和形象积累及至技巧磨炼有关,那种炉火纯青的境界,并不是谁都能到达的。

C. 采访稿范文,采访老师的。

1、你来可以问老师:您任教几源年了?

2、你可以问老师:您教出了多少德才兼备的学生?

3、你可以问老师:您是怎样如何将学生以教育好?

采访活动的方法有个别访问、现场查勘、参加会议、开调查会、出席记者招待会、阅读文字材料等。采访的活动方式有个别采访、集体采访、交叉采访、分段采访、巡回采访、隐性采访 (在某些特殊场合由于特殊原因而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采访活动)等。新闻记者因分工和采访习惯不同,采访记录的方式有默记、笔录、摄影及录音、录像等不同形式。

(3)采访问题稿扩展阅读:

一、采访前的准备:

1) 掌握与采访内容有关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2 )翻阅与报道有关的文件及历史和现实资料。

3 )制定采访方案和提纲。

二、创造轻松融洽的气氛:

1) 注意第一印象,采访按时赴约,举止文雅,彬彬有礼,态度应端正、诚恳、衣着整洁。

2)寻找媒介,拉近心理距离。

3)用身体的动作表示对采访对象的理解,采用接近被采访者身体的位置以便增加彼此的亲切感。

4)面部表情应是感兴趣,保持适当的眼光交流。

5)注意倾听,及时反馈,在适当的时候要补充说明,必要时表述对方内容,解释对方意思。

6)避免因不感兴趣而忽略采访对象及他说的话。

D. 怎样写采访稿的题目

第一,你的采访主题,人物,行程和限制。
第二,你的主题包含了什么内容,要按照内容由浅到深突出特点。
第三,采访所需达到的效果,正面和反面的对立,各种情况都可以规划。
一般出去采访被采访人都会紧张,所以不能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开始时可以先拉家常,拉进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例如开始可以问问人家是哪里人啊,外地人在这里上学生活习惯不习惯啊,学习啊,家庭啊,考试啊,未来啊,今后就业啊,总之是打开局面,迂回试探.等问的差不多了,对方的话匣子打开了,然后很自然的切入主题,但也要很口语化的说不能太书面了,反正大意一致就好了,如何认识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其实在一开始拉家常时很多问题就开始问了,所以记者要善于总结,不要指望被采访对象的口语中就把问题的答案公公整整的总结出来。

E. 人物采访稿怎么写不是对话式的,最好有个例子

1 扎实的采访前准备

我有幸见到过易立竞老师准备一个采访,对方是一个曾经非常有名但已经过气的女明星,她找了所有关于这个女明星的文字资料,包括1本在淘宝上买来的破破烂烂的关于她的旧书,发行于90年代中期。因为这个女明星非常有名,所以关于她的文字资料是海量的,但易老师还是认真地读了所有。这只是她的工作常态。我有时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是要采访A(A是一个我非常了解的人)我会问什么问题?如果我的问题不够好,那肯定是因为我对我的采访对象不如我对A了解的多。

2 充实的采访

艾未未说困困采访他,时长一个多月,他疑惑:这个姑娘采访我的内容都够写一本书了,我除了上厕所,去哪她都跟着。困困写艾未未的那篇文章我觉得相当棒。这不是一个简单的2小时对话能呈现出的人物采访丰富度。那篇文章我印象相当相当相当深刻。

3 如果水不够多,说明井不够深

我曾经想要报道一个被很多人报道过的名人,但随后我觉得我再不可能想出来更好的报道角度,于是我放弃了。但后来,我看到了让我惊喜的关于他的报道,我很后悔。有时候是我们自己为自己设置了一个壁垒。在本刊,我最想学习的人是彭苏老师,而这句话是她教会我的。

4 一个良好的业务讨论氛围

和蒋老师、杨潇的每次讨论都让我受益无穷。我觉得,做人物报道时,对这个人做出的判断常常会囿于经验、知识和观点限制,此时,良师益友会帮助你做出判断和建立逻辑。

5 大量的阅读与思考

这会让文章成文时文笔通顺、结构圆融。也许我写不了非常好的特稿,但我们总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让稿子拿到80分。

其实归结起来上面这么多就俩字:勤奋。

其他诸如天赋才华灵光神来之笔的词儿,都不是我这种普通人能有幸拥有的。

这些当然重要,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的,是这些。

F. 关于采访稿

怎样写好采访稿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例子一个:::
先时间地点人物。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给你一篇范文吧:
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G. 采访稿400字

采访稿

时间:2017年×月×日 地点:xxxxxxx

我:妈妈,我想问您几个问题。

妈妈:没问题,你随便问吧。

我:妈妈,您认为我们儿童这个年龄段最适合看什么类的书?

妈妈:最好来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二十四史》(以及清史稿)原因是一个为了知道历史,一个为了明理。

我:妈妈,您认为我们儿童这个年龄段最不适合读什么类的书?

妈妈:有两种。第一种:言情小说。因为年纪小,思想不成熟。第二种:童话,以前看童话,可以为以后的想象篇作文打下良好的根基,而现在,看童话已经不能提升能力了。还会对成长有影响。与我们现在的年龄比较,童话有些幼稚,就像长大的孩子不愿再玩儿时的玩具。

我:啊,可现在我们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仍在看呀。

妈妈:那他们学习一定不是特别好。

我:妈妈,我其他科都行,音乐、美术、微机不行,我认为这几科不重要,随便好与不好。

妈妈:不行,孔子原本六艺(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乐经)其中还有乐经呢。美术是一种艺术,可以增加美感,也要好好学,微机学好了很深奥,因为你还小,想把微机学好,还有很远的距离。

访谈体会,我要听妈妈的话,读好书,不偏科,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H. 如何写采访稿

看看以下相关材料,也许会对你的采访稿会有所帮助的
在写采访类文章之前,需要做好以下4点:

1、确定采访目的

没有采访目的的文章,就像在报流水帐。使读者找不到一丝主线,感觉很空。

故,在采访之前,首先要确定你本次采访的目的。你想让读者知道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采访?你的采访能给大家带来些什么启示?……
2、确定采访人选

在确定好采访目的后,第二步便是寻找被采访人。要找的被采访人必须与采访目的息息相关,无关的人不要夹杂其中。

3、了解被采访人

确定完采访人选后,你要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经历等等。在不了解他人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采访,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更会影响到你提问的质量。

4、认真设计问题

在写采访类文章中,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问题的好与坏,直接左右文章的质量。设计的问题要能体现采访目的,承上启下,相辅相成。 采访完毕后,需要做到以下2点:

1、整理采访稿,仔细阅读几遍,充分理解

作为一名九城日报记者,我们的采访手段不同于现实,一般通过QQ、BBS、MSN、e-mail进行。我们有优势,那就是对方是以文字的形式接受采访,这样便于了我们整理采访稿。在整理采访稿的同时,记得不要遗漏掉重要资料,修正错别字,多读几遍,对采访稿要有充分的感知,觉得不够的地方,尽快弥补。

2、组稿,完成采访 好的采访稿,并不是你问我答的形式,要有导语、串词、结尾。因此,在整理好问题与回答后,还有进行组稿,根据对采访稿的理解及采访目的,合理的添加导语、串词及结尾,这样不仅使整篇采访结构饱满,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I. 50分悬赏!急!采访稿怎么写,采访一位大学教授

要录音~这是我的一个同学的电话采访稿,面对面的采访要注意eye contact~
华侨大学文学院陈旋波教授电话采访稿

问:您好,请问您是陈旋波教授吗?

答:是的。

问:我们是来自新加坡南阳女中三年级一班的学生,想就文学的快餐化现象对您进行一次采访。

答:好的。

问:我们现在开始采访,可以吗?

答:可以,没问题。

问:我们小组成员觉得,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文学的概念认识是越来越模糊。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文学究竟是什么?

答:我觉得要给文学下定义可以有几十种。其实文学在文学史中也从来没有一个让所有人都认同的定义。一般认为,文学是指情感的语言的艺术。

问:那么它需要是一种纯文字的形式吗?

答:文学当然要靠文字来表现。

问: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文学已经越来越趋向于依靠图像、音像的方式来适应现代社会的“读图时代”的来临。您认为,这种变化趋势是否是违背文学定义的呢?

答:我认为,尽管读图时代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但是图像永远无法取代文字。

问:现在有一个普遍的说法,那就是文学快餐化了。也就是说,作家和商家原本的出发点变了。现在文学的批量生产从某些程度上表现出某些作家写书纯粹是为了出名,或是有些有名的作家在靠着名气继续出书。那么教授您对这个现象有什么看法呢?

答:我觉的,文学它是永恒的事业。只要人的人性、人对宇宙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继续存在的话,那么文学就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我并不排除也不否认现在商品社会所导致的一些问题。但是应该肯定,现在还是有不少肃作家,他们还是在继续他们孤独的事业。

问:那么您认为这种文学快餐化,是不是对文学的背离?

答:我觉得快餐化应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为了功利,为了一些市场需要,或者自己的某些利益考虑,那么它是违背文学应有的意义的。但是,文学是不可能离开商品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换一句说就是广告以及其他各种商业因素可能介入了文学,但是并不能对文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也就是有些文学可能包含某些商业因素,但仍不失为正真的文学。

问:就是说,广告及其他商业因素的介入并不影响文学的本质是吗?

答:可能会影响,但我觉得是有其它一些东西是不会变的。

问:那么哪些东西是不会被这些(因素)影响的呢?

答:譬如说一些专注与探讨人类命运、探讨人的未来、探讨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的作品及作家,商业的介入,并非他们的原意。或者,他们可能借助了商业推广,但是不影响其作品的意义所在。比如说中国作家,我个人认为像余华的一些作品(注:余华,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同学们第一学段在英文文学课上欣赏的电影《活着》就是由余华的同名小说改 编的。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作品大多写得真实和艰苦,纯净细密的叙 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 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及文本真实。)尽管有一些商业的介入,但他的作品还是非常不错的。

问:那现在有一个现象非常突出,那就是“80后”现象正越来越引人注意,那么教授您对这个现象有什么看法呢?

答: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那么“80后”呢,他们的出现是有时代的因素在里面的。他们本身的社会环境以及人生观、文学观已与其它代人不 同。所以人们才会发出这样一种感叹(这种感叹指的是有些人感叹“80 后”现象正威胁到文学的未来)。我觉得“80后”同样可以产生很严肃的文学(只是有些“80后”写手缺乏对创作的严肃认识)。

问:现在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对于正统文学名著,很多青少年都鲜有兴趣,有些甚至只是因为学校教育要求阅读。若是没有这些要求,他们根本就不会主动去阅读这写所谓的正统文学,那您觉得,这个现象的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答:我觉的它当然有原因。 首先一个就是图像时代的来临。从人的审美心理学来说,或是审美生理学来说,图像相较于文字,就更容易在视觉上产生很大冲击,包括电视,包括传媒。 第二呢,古典名著呢,大多是都是在古代创作的,那么它的节奏相对比较慢,但现在这个时代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所以我觉得这个(节奏上的矛盾)是第二个原因。 但是伟大的经典文学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关键在于这整个社会(的文化氛 围)和一些文学工作者的引导。在文学史的大浪淘洗之下,好的文学作品才会出现。

问:那么您认为现代社会的文学氛围是怎样的呢?

答:我觉得中国文坛现在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这个时代理应产生伟大的文学作品。因为时代为它提供了很多机遇。

问:那您认为,现在“80后”后这一代,还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大师吗?

答: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问:比如说现在非常火的像韩寒啊,郭敬明这类作家,您认为他们是否有这个潜力呢?

问:我并不能具体肯定地说,刚才提到的两位一定会经典作家,经典作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他是需要经过文学史的淘洗和文学史的证明的。但我觉 得韩寒的作品的确是畅销作品,他的确是个畅销书作家,但并不意味他是一个经典作家。

问:那么您认为,当今流行文学与正统文学是否存在矛盾呢?因为现在有一个现象那就是以“80后”为首的一部分快餐化了的文学正在排挤正统文学在我们青少年这部分人中的地位。这种矛盾是否是这是存在的呢?

答:确实是存在的。

问:那么这个现象的存在是否会对文坛产生负面的影响?

答: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我觉得面对流行文学,我们也需要客观的分析。有些流行文学确实是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对人性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这些文学往往也能引领人们走向严肃文学。当然我们要摒弃那些成为糟粕的作品。

问:那您认为正统文学我们是否还应该继续发扬下去呢?

答:当然是。

问:那它的魅力究竟何在呢?

答:正统文学其实是超民族的,也是超时代的。纯文学就是对人类生命体验、情感经验以及共有的人生价值的语言表达,所以它的存在是永恒的。

问:那你就觉得如果我们想要向青少年推广正统文学,哪些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呢?

答:我觉得文学教育是很重要的。要让请少年辨别什么是好的文学。他们目前的阅读可局限于流行文学,因此认为这是好的文学。但当文学教育将他们引入更好的文学时,他们的辨别标准、审美判断力就提高了。第二呢,我觉的就是文学批评,还有作家们应给“80后”写手们更多的关心(文学批评)。

问:但现在有一种情况就是很多青少年并不相信文坛的文学批评。

答:文学批评不能一概否定。因为文学批评包含很多很严肃的文学家,他们对文学发展做出了很严肃的倡导,对文学起到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问:目前的教育方式在强调正统文学上尚有欠缺吗?

答:至少文学教育制度是欠缺的。

问:但是根据我在中国学习的经验,我们的教科书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在强调文学,而且老师每学年推荐的书也都是正统文学,但是很多学生的阅读都只是局限在这以范围内,很少有学生会出于自己的兴趣去阅读其它的正统文学书籍。

答:主要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并没有为正统文学教育提供一个实践的空间。

问:您刚才提到的是文学教育和文学批评的作用。那还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学氛围?

答:我觉得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学确实被边缘化了,从表面上看,有些作品已不是以文学为中心了,从单纯文字形式的文学角度上讲,文学确实被边缘化了,这是事实。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的追求是超越物质生活,超越现在的这种存在的,所以当人精神需求更高的时候,文学必然会成为中心。

问:也就是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也就自然而然的体现出来了,是吗?

答:对,但也不能绝对地说只有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有精神文明。在世界发展史中,很多时代很多时期,许多国家也出现过精神世界非常发达非常繁荣的时代,但它的物质文明并一定(非常发达)整个社会。

问:作为青少年,在文学推广上我们有什么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做?

答:我觉得就是要主动积极的接受人类几千年来优秀的文学。

问:如何培养对正统文学的兴趣呢?

答:应该从欣赏入手。就是文学欣赏。

问:当我们面对一部文学巨著时,我们应该从那些方面去欣赏它呢?

答: 这是个很学术性的问题。文学的欣赏方法很多,有一个理论叫作接受美学的理论。每个人接受文学时的背景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情感经历,家庭背景,知识水平是不一样的,还有他们的天赋,悟性等等非常复杂的因素,所以每个人欣赏的角度和方式不一样。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学理上分析。欣赏文学具有很多的层面,最基本的层面可以谈社会历史问题。即是作品反映了哪些问题,反映了哪些时代精神,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也就是从真的角度去探讨它。这个作品它提供了哪些知识。还有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善的角度,就是说作品教我们怎么做人做事,教我们学会哪些道德伦理。那么这是从善的角度。

问:就是真善美三个角度是么?

答:对,还有一个就是从美的角度。也就是这个作品它的情感是怎么表达的,它的形式是什么等等。当然你也可以从宗教、建筑、历史等角度去看等等,所以文学欣赏的角度是很多的。

问:但是有很多青少年认为正统文学都产生于过去,与现在的时代不符,没有阅读的必要了。

答:正如我刚才所说,文学是超时代的,它是对人类普遍经验的一种文字化的表达。他们(青少年)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比如说我们现在读唐诗宋词,很多唐诗宋词所提供的所表达的某一种人生某一种经验,也是现代人正在经历的。

问:也就是说,文学是超越时代的,即使现在我们阅读唐诗宋词,我们还是能找到很多有益的地方。

答:对,我们现在读古代的科学论文,可能对普通人毫无意义,但是唐诗宋词就不一样了。

问:那么,我们现代人的生活都非常忙碌,生活节奏都非常快,有很多人认为,阅读真正的文学性作品一定要一句一句 一字一字地去欣赏。而这种节奏是我们现代人无法在适应的了。

答:应该培养。因为人张弛有度嘛,不能每天都生活在快节奏里。在这个时代里,人更应该从快节奏中超越出来。人的节奏应该是能够自我调节的。

问:就是在每天的阅读中慢慢学会适应它。

答:不是适应而是需要。现代人每天的生活都非常疲倦,因此也更需要慢节奏,更需要文学追求。

问:也就是说,文学还可以为我们提供这种难得的慢节奏是吗?

答:有一部分文学。

问:最后,请问教授,为向青少年推广正统文学,您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答:我觉得,中国的文学黄金时代正在来临,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学传统的国家,还有像你们这么多青少年在努力复兴我们的文学。

问:好的,非常感谢您。

答:不用谢。

问:谢谢您腾出时间,教授,再见。

J. 采访稿没了怎么办

这种情况下只能临场发挥了!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