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报道 » 设计报道方案
扩展阅读
中央电视台新闻音乐 2021-03-16 22:21:46
绍兴新闻综合 2021-03-16 22:17:39
cctv4新闻主持人 2021-03-16 22:17:23

设计报道方案

发布时间: 2020-12-04 04:20:14

⑴ 简报的设计方案怎么写

简报是用以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沟通情况、传递信息、指导工作的一种专用文体。像“工作通讯”、“情况反映”、“工作动态”等都属于简报之列。
简报的种类很多,从内容上讲,有综合性简报、典型经验性简报、动态性简报、反馈性简报和会议简报等等。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简报,其写作方法基本相同,既可以采用新闻稿的写作方法,又可以按照公文的有关写作要求编写,还要兼收并蓄,将两者融为一体,形成简报的独有风格。
第一节 材料要典型
简报的主要作用是反映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沟通信息,交流经验,促进工作开展等等。简报的作用,决定了在选材上一定要典型,也就是政策性要强,问题较为突出,经验值得推广,能够服务工作中心。
一、政策性要强
简报要体现并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要为政策的贯彻落实服务,这是收集编写简报的基本要求。但所选取的材料必须真实,不能为了政策的需要而虚构编造,歪曲事实真相。
各级金融部门每天都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事情,对这些近来发生的金融事实,并非都能够编写成简报,需要严格筛选。在选择的标准上,从大的方面来讲要符合、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从微观上讲应当有利于金融工作的开展,要体现领导机关的意图。
金融简报取材的政策性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选取的材料中所蕴含的主题,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东西;其次是材料所蕴含的主题,能够反映出近期某项金融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正确程度,对工作有指导作用。
当然,不能为了突出某项政策及改革方案的正确性,就对工作成绩人为拔高,或者盲目改变某些成绩取得的原因,不应当无原则地迎合领导和上级。
二、问题较为突出
上级行及时了解金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对某些政策措施加以调整完善,避免政策失误;基层单位及时了解金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有的放矢,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同时,编写简报应当实事求是,要对本部分的工作情况作全面而准确地反映,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可是,不少单位的简报,经验多、成绩多、问题少、教训少,每年即便出上一两期反映问题的简报,也是羞羞答答,不痛不痒,触及不到问题的实质。这样,领导及有关部门得到的信息就有要能片面、失真,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反映问题的简报应当反映出问题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只有如此,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取教训,促进工作。
金融简报所反映的问题起码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金融政策、措施与实际工作有何不适应。各个时期的金融政策、措施,在贯彻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及时地反映出来,能够实现下情上达,使有关政策、措施更加完善。二是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时反映出来,既要实现下情上达,又能使有关方面吸取教训,及时发现及早解决。三是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常常因其弱小而被表面现象所掩盖。越是如此,越应该主动去发现、去整理,加以研究分析,为领导决策服务。
2 工作简报的写法
三、经验值得推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简报总结、推广经验非常重要。经验值得推广,是指经验典型、突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政策性和指导性,对工作有推动作用。无论是创造出来的新经验,还是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的经验,都应当反映出产生经验的背景条件和工作成绩,绝不能只讲成绩,不谈经验,要突出经验。介绍的经验不仅要先进、具体,值得学习、借鉴,而且必须服务于工作中心,对当前的工作有推动作用。
第二节 内容要集中
简报所编发的内容,应当集中突出,只有内容集中才能突出中心,否则多个中心,像工作总结一样,将会影响简报作用的发挥。
一、提倡一事一报
简报应当主题集中,一事一报。否则若内容过于分散,简报就显得没有分量。可是初学编写简报的同志容易忽视这一点,常常将简报写成大块头的工作总结,面面俱到,缺乏个性。
一事一报,是指对一些动态事实一一编发,将某一问题说清写透,不应当把动态性的东西,东拼西凑硬写成经验性简报。有些材料,若硬是拉长,写工作背景、工作过程、经验措施、工作成效,就会将一些新情况、新经验、新风尚掩盖在文字堆中,起不到简报的作用。
二、 主要内容应当说清说透
编写简报要考虑反映什么问题,提出哪些建议,介绍哪些经验,达到什么目的。这实质上就是简报的主题。一 篇简报只能有一个主题,要围绕主题安排材料,一切材料都要为主题服务。凡是与主题关系紧密的材料为主要材料,即主要内容,否则为非主要内容。简报的主要内容,在数量上要充足,要有广度,在质量上要以一当十,富有深度。
第三节 格式要规范
简报的格式较为规范,大体上可分为报头、正文和报尾三个部分。
一、报头需规范
报头多在简报第一页上方的位置,“简报”“**银行简报”“金融工作动态”“情况反映”“工作通讯”等几个醒目的大字居中布局。“简报”或“**动态”下面是简报的编号,第*期。简报的编号多为一年一编,也有统编下来的。在期数下面左侧顶格是简报的主办单位,右边是简报印发的日期。主办单位名称和日期下面划一条横线。横线上面的部分统称为简报的报头,横线下面刊登文章。
二、写法灵活随便
简报所反映的内容多种多样,其写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简报的题目和正文是不可缺少的。
简报的题目同新闻的标题一样重要,是文章的眼睛,需要精心制作。简报的题目必须反映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简报的题目还需要精练,不落俗套,能够吸引读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正文是简报的主体,可分为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开头部分类似于消息的导语,但在写法上又与导语稍有区别。消息的导语在注重直接点题的同时,强调生动形象,而简报的开头特别注重直接点题。同消息的导语一样,简报的开头最好能够反映出简报所述问题的中心思想。也就是说,要尽可能运用简洁的语言将简报所要反映的核心内容放在开头部分,及早告诉给大家。因此,开头必须简短。
主体部分是简报的重头“戏”。在此部分要用典型事实富有逻辑性地将文章的主要内容说清说透。其写法同新闻的主体部分的写法大同小异。
工作简报的写法
的主体部分不宜采用“一二三四”并列几项措施经验的写法,而简报在此方面较为灵活随便,既可以采用新闻稿的写作方法,也可以参照公文或行务信息的写法,分会条分项布局结构。主体部分的写法,应视简报的具体内容而定,哪种写法有利于表现主题、突出主题、深化主题就采用哪种方式。
结尾是文章的结束部分,可以只有一两句话,给人以希望或引起人们的深思,也可以省去不写。
三、报尾不可遗漏
报尾部分位于简报最后一页的最下方,在一黑线下面或两条平行黑线内注意本期发送的范围,包括某些单位和领导同志。简报亦应当有主题词,但无文种词。有些简报的最后还注明印发份数、编审、责任编辑等。
第四节 按语要精练
简报的按语是简报的编者围绕所编发的稿子,提出看法,表明态度,或提供背景材料,让读者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简报的按语分编者按和编后两种。无论是编者按还是编后,都应当简洁、精练,以事实说话,要讲究艺术,切忌以领导者自居,居高临下,更不能以势压人、以教要压人。
一、编者按
编者按属评论性文章,是编者代表简报的主办机关对一些重要事实表明态度、看法,或介绍有关情况。编者按,同其他文章相比,较为正规,不能随便发言表态,并且要精、要简,不能拖泥带水。
编者按可长可短,长可达几百个字,短可以只有一句话十几个字。编者按无论长短,其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上级有关精神或当前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有关重要事实表明态度和看法,明确提倡什么,否定什么,哪些经验值得推广,哪些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注意,对工作有明显的指导意义。二是对简报中文章的背景、有关情况加以交代,或对某些问题作补充性说明。
简报编者按的功能和写法,同新闻编者按的功能和写法基本相同。
比如,《青岛锻压机械厂牢牢占领市场》这篇稿子的编者按有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必须改革,不革除原有体制的弊端,不转换经营机制,‘搞活’就是一句空话。但是,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弊端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就会丧失信心,甚至把企业干部职工的心气弄散。”本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表明了对问题的看法。第二段:“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四个优势,并非青岛锻压机械厂一家独有。仔细分析,大中型企业的优势还远不止这些。只不过在原有体制的束缚下,这些优势得不到发挥,以致于使一些人忘掉了这些优势。”本段进一步分析问题,指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优势所在。第三段:“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这些优势,是极为有利的因素。国有大中型企业只要认真贯彻执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除弊兴利,扬长避短,就会出现更多的像青岛锻压机械厂这样的厂家,在市场竞争中牢牢占领市场,重新焕发生机。”本段得出了解决问题的总答案,催人奋进,给人以信心和希望。这篇编者按虚实结合,说事明理,指出了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认识问题,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意义。
编者按大多放在文前,也可放在文中。编者按没有题目,在其开头用比正文稍大一点的字“按语”、“编者按”或“编者按语”加以显示。

⑵ 设计方案,如何使“我爱文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活泼又富有成效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文学书刊,广泛阅读,筛选确定具体篇目,或者从过去自己曾经阅读并喜爱的文学作品中挑选最精彩的一部或一篇。作品确定后,再根据作品和阅读的感受,写出发言提纲或比较详细的讲话稿(文章);或将相关课文改编成表演剧本;或搜集与该篇章有关的材料设计成手抄报;或在掌握有关文字、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出一期黑板报;或利用电脑制作相关的课件。

2、宣传准备:在校园网发布告示,在学校张贴海报,欢迎其他班级同学前来观摩;联系学校广播站、电视台和当地媒体作好有关报道

3、设施准备:准备好数码相机、摄影摄像器材和多媒体。
二、活动步骤

1、制定评价标准

如发言是否切合本次活动主题,内容与原作品是否和谐一致,语言是否通顺流畅,表达是否流利清晰,表演是否形象,设计是否合理,栏目是否恰当,版面是否美观,方式是否科学,等等。

2、小组交流

每人在各自的小组内发言交流,尔后各组推选出2—3名代表到班级交流。要动员全组同学献智谋策,对发言稿、演出脚本、手抄报、课件进行认真的修改。

3、班级交流

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一个“我爱文学”主题活动小组,安排活动主持人,确定交流、表演、展出、展示的顺序,确定活动评委。

(1)导入:

古今中外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使我们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世界里遨游,感受到文学具有的巨大魅力。请大家说说自己读过哪些著名作家的文学著作,有什么感受?

(2)各小组代表交流读书感受。(优秀讲稿可汇编)

(3)展出各小组创办的文学手抄报。

(4)展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可能的话)

(5)表演课本剧。(可能的话)

4、小结:

主持人根据评委意见宣布评选结果。

语文老师对本次活动作出小结。

三、活动成果 (可按以下形式展示)

1、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出一期墙报(报纸类);

2、汇编《 校 班 “我爱文学”主题活动交流文集》(书刊类);

3、汇集课件资料,刻录《 校 班“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课件成果》光盘(课件类);

4、出“ 校 班‘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花絮”专栏(摄影类)。

⑶ 怎么做新闻报道策划

1.报道客体的信息.如报道一个重大事件,就需要了解有关这一事件的背景情况、目前进展势态、各方面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与此事件有关的其他事件及人物的情况、历史上的类似事件的情况、其他地区类似事件的情况,等等.报道策划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报道客体的相关信息,才能对其本质和意义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从而决定报道如何进行.
2.报道接受者的信息.如读者对这新闻线索是否已经有所了解,他们对此选题的获知需求点究竟在哪里,已知事件的读者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有关领导者对事件的态度和对策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策划者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策划报道,而且这些信息有一部分可能直接成为报道的内容.
3.报道竞争者的信息.如对一些意义重大、媒介普遍会加以报道的选题,要设法了解其他新闻媒介的报道方案,弄清其报道的规模会有多大、可能选择什么报道方式等,这样才能针对竞争对手的行动,采取相应的对策,在报道中扬长避短,出奇制胜.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策划前期收集与分析相关信息对于策划至关重要.一些重视报道策划的新闻媒介,甚至有专门的人员从事这类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工作,并且在机制上予以保证.
收集与分析有关信息,一方面是为了对选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必要时作出修正和调整,另一方面还为了确定报道效果目标.所谓报道效果目标,是报道者根据报道策划前期所掌握的信息,在对新闻报道可能取得的社会效果的预测的基础上所希求达到的目标.报道效果目标,为报道策划指明了方向,报道方案的设计将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进行.
报道效果目标与报纸的社会功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新闻媒介具有传播信息、政治宣传、普及教育、舆论监督、社会服务、文化娱乐等多方面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都要通过具体的新闻报道来实现,因此报道效果目标也相应呈多元化的形态.如通过报道宣传某种政策、观念或主张;通过批评报道揭露社会弊端,促进问题的解决;通过追踪报道传播最新信息、监视社会环境;通过活动策划与新闻报道的结合,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娱乐,或进行道德教育、解决社会问题,或塑造报纸形象,扩大社会影响等.具体到一次新闻报道策划,其报道效果目标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复合的,即同时具有若干目标.报道效果目标可因报道选题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报道选题越重要,报道效果目标往往也越高.报道效果目标规定了报道策划的方向,从而规定了报道规模、报道方式与表现形式,报道策划方案是依据报道效果目标而设计的.
指根据报道效果目标,对报道进程、报道方式、表现形式大胆设想.最终形成系统的报道设计方案的这一阶段.这是报道策划的核心阶段.
新闻报道策划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而且这种创造性的劳动通常是以一两人为主、更多的人参与进行的.报道思路是设计报道方案所依循的思考途径,报道思路的形成有一个由酝酿期向明朗期过渡的过程.酝酿期是沉思和多方假设的阶段,策划者在此时对所收集的资料、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处理,寻找报道的突破口,不断从正面、反面去进行各种假设,并让这些假设在头脑中反复地组合、交叉、撞击和渗透,不断地否定、选择,形成新的假设和创意.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呈现多种思维状态的交替,思考强度大,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内心困惑出现.明朗期则是顿悟和突破阶段,最终找到了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策划者经过长期酝酿,创造的火花猛然爆发,灵感、直觉等非逻辑思维往往起决定作用.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是高度兴奋的,豁然开朗的顿悟,突如其来的成功,往往使策划者自己感到惊愕和快慰.

⑷ 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产品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关于新闻策划若干问题的思考

方毅华

“新闻策划”近年来成为新闻界颇为流行的词汇。从电子媒体到印刷媒体,从全国性媒体到地方性媒体,新闻策划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闻策划已广泛介入新闻传播实践活动,并成为新闻媒体高度自觉的行动。许多媒体不仅强调策划的重要性、必要性,还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关键环节来抓。越来越多的媒体成立了专门的新闻策划部门,以具体的组织措施使策划制度化、规范化。关于新闻策划,新闻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新闻策划实践也存有不少误区。那么,新闻到底能否策划?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新闻策划的内涵是什么?新闻策划的意义何在?当前新闻策划有哪些误区?新闻策划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些都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一、新闻策划的内涵

策划,亦作“策画”,《后汉书.隗嚣传》中有这样的话:“是以功名终申,策划复得。”含有筹划、谋划的意思。有人认为,原始人狩猎时打埋伏、挖陷阱的行为,就已经闪烁着策划思想和实践的光芒。古籍中也时常可以看到策划的精彩实例。如田忌赛马获胜就是孙膑运用了“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的策略。《哈佛企业管理》丛书中关于策划有这样的论述:“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基本上所有的策划都是关于未来的事物,也就是说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做当前的决策。换言之,策划是找出事物因果关系,衡量未来可采取之途径,以为目前决策之依据。亦即策划是预先决定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谁来做。”由此可见,策划是一种程序,是依据有关信息,判断事物变化的趋势,确定可能出现的目标,以此来设计、选择能产生最佳效果的资源配置与行动方式,进而形成正确决策和实施方案,并努力保障目标实现的过程。

作为新闻领域出现的新概念,我国现有的新闻学词典当中尚无“新闻策划”这一词条。何谓新闻策划?笔者认为,新闻策划是从业人员在媒体定位与新闻采编活动中所从事的决策与设计性的工作。新闻策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策划包括媒体自身策划和新闻报道策划两方面内容。狭义的新闻策划专指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从策划的规模来看,媒体策划属于总体策划,包括确定媒体的编辑方针,设计媒体的总体规模和内部结构,设计媒体的各个局部。新闻报道策划则包括确定各阶段的报道选题并规划新闻报道活动,即对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的思考与设想。新闻策划是媒介及其产品生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一些当今有影响的、直接面向市场的报纸如成都《华西都市报》就是策划的产物。其总编辑席文举甚至认为:“总编辑应该是总策划,不仅要懂微观策划,还要懂中观策划、宏观策划。” 电子媒体的频道、频率专业化进程也是与策划分不开的。广播电台普遍开办的交通台、音乐台、生活台以及电视台的经济频道、少儿频道等等,可以说大都是由于策划而诞生的。一批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如中央电台的《新闻纵横》、央视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都是精心策划的结果。近年来,我国主流媒体运用新闻策划取得良好报道效果的例子所在多有。如《北京青年报》在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后,用了8个版组织规模性报道,依次排列为“最强烈的抗议”、“最响亮的声音”、“最愤怒的行动”、“最黑暗的午夜”、“最野蛮的践踏”、“最深切的哀痛”、“最有力的支援”等,整组报道颇具震撼力,形成了舆论强势。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报道中,中央电视台通过高水平的策划,以一系列的特别报道包括大量消息、现场直播、军事专家访谈、专题等等,真实、迅速、全面、深刻地把战争的实况和新闻背后的新闻展示给亿万受众。策划好,大有益,已经成为广大从业人员的共识,并化为具体的行动。

新闻策划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媒体定位事关一个传媒的生死存亡。而新闻报道策划比媒体策划运作得更加频繁。如果说,媒体策划是对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媒介整体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的定位与设计,那么,新闻报道策划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进行的一种策划。媒体策划的客体是媒体,而新闻报道策划的客体是新闻报道活动。两者有所不同又相互依存。一方面,媒体的定位是新闻报道选题的依据,另一方面,媒体的定位要靠具体的报道体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报道策划是媒体定位的延伸和具体化。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关于新闻策划的探讨侧重狭义的新闻策划,即新闻报道策划。

要做好新闻策划,必须正确认识新闻策划。当务之急是廓清与新闻策划相邻概念的界限,走出由于其内涵外延不清晰形成的认识上的误区。下面依次梳理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新闻策划与报道计划、新闻策划与“点子”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就其字词构成来说似乎相同,可是词序不同则含义相悖。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策划新闻这株稗草与新闻策划这颗禾苗在田中难分彼此,致使有人气愤之下,玉石俱焚,主张一并去除;也有人投鼠忌器,怕伤及禾苗连稗草也容忍了。新闻策划决不是策划新闻,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那种把新闻策划认为是制造假新闻从而获得轰动效应和经济利益的观点,是对新闻策划的一种误解。众所周知,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有报道,这三个环节的次序不可颠倒。在忠于事实、客观真实的前提下做好新闻策划,即新闻报道策划,包括报道主题的选择、报道规模的设定、采访对象的遴选、报道方式的确定以及背景资料的准备等等,都是策划者题中应有之义。这是一个周密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反观策划新闻,是在事实发生之前按照传播者的主观意志安排、导演、制造新闻。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传播者的干预和介入,在自然状态下这个事情可能永远不会发生。而传播者自编、自导、自报的新闻,又被当作自然状态下发生的事实进行传播,这既违背了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这一基本法则,又是对受众的欺骗行为。因此,对打着新闻策划的旗号策划、制造假新闻的行为要坚决杜绝,否则,新闻媒体的信誉就会受到损害。新闻策划是对新闻报道策划的简称,我们策划的是新闻报道,而绝不事实是或新闻本身。

第二、新闻策划与报道计划。新闻报道策划过去被称为“报道计划”、“报道提纲”,它们有共同的地方,都反映了人对未来行动的谋划和安排。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报道计划更侧重传播主体的意愿和诉求,对受众的需要和反馈缺少足够的重视。在设计报道时较强调计划性,缺乏创新和谋略,在报道运行中缺乏应变和灵活性等。新闻策划除了更强调谋划和创造,注重对报道进行调整和控制外,与报道计划的区别还在于:新闻策划的涵盖面广,它涉及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有宏观的如媒介策划、编辑方针的制定,也包括微观的,如某一次具体报道的策划与构思以及采编力量的部署等等,而报道计划只是对报道本身的安排与布置。再从使用频率来看,报道计划有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而新闻策划则往往不受年度、季度、月度的限制,一般视需要而定。1990年代后半期以来,在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我国新闻媒体及其新闻报道的策划性都比以前大为增强,“报道计划”已经逐渐为“新闻策划”这个新术语取代,是有其内在必然性的。

第三、新闻策划与“点子”。一次成功的策划往往是从一个好点子开始的。但把一个点子、创意变成具体的报道,则需要通过策划这个环节。而策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许多内容。重点子而轻策划显然是片面的,相反,重策划而轻点子也有失偏颇。把策划与点子等同起来,是把策划简单化了,但如果没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小觑了点子的作用。

明确新闻策划概念的内涵,有助于澄清模糊认识,增强新闻传播效果。那么,新闻策划究竟有哪些积极意义呢?

二、新闻策划的意义

新闻策划在当今的兴盛不是偶然现象,它是新闻竞争的必然结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闻策划注重先期的智谋投入,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新闻策划有利于发挥传播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新闻策划是传播者通过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和预测,选择、决策的结果,是客观存在作用于人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又产生能动性反作用的产物。通过新闻策划,可以充分挖掘、凸显事实的新闻价值,充分利用报道手段,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这仍是客观报道,只不过是主动式的客观报道,是对实践的能动的、积极的反映。如果没有策划,不去主动组织,满足于来料加工,即通讯员来什么稿就发什么稿,记者写成什么模样就发什么模样,这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状况,整个报道就会显得盲目、散乱和平庸,缺少章法和冲击力,就难以在新闻大战中胜出。过去新闻编辑被称作“扣扳机的人”,意味着其工作主要是把住新闻报道的后道关口。而新闻策划将编辑的工作范围扩展到新闻报道的前道关口,即从新闻报道开始之前就介入运作。新闻编辑与记者及时沟通,优势互补,各自潜能得到释放,就有利于拓宽报道思路,改进报道方法。例如关于“非典”的报道,可以报道的方面很多。可以表现受非典之苦的人们的恐慌,也可以反映抗击非典中人们的无畏精神等,虽然这些事实都具有客观性,但选择什么角度报道、如何在同题作文中凸显特色,又显示了传播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新闻策划有利于媒体多出精品,满足受众的需求。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地位正不断提高。现代新闻传播已经不是一种单向的“我传你受”的信息流通。一方面传播者按照新闻价值规律将经过选择的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另一方面,受众对于相关信息的反馈也将抵达传播者,并影响传播者的传播行为。受众对于传播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传播者的重视,受众的需求和对报道的反应成为新闻策划以及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依据。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社会的热点问题理应成为新闻策划的重点选题。只有充分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又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的作品才是精品。此外,受众对新闻报道关注的层面和对报道深度的要求也跟以往有所不同。他们不仅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关心事情进展的详细过程以及新闻背后的新闻、媒体的相关评论,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决策依据。正如一位资深报人所言:“在今天,独家新闻的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独家新闻已不仅仅意味着抢到了第一落点和第一时间,它还意味着:独家观念、独家视角、独家方法。要力争对同一新闻事件,挖掘比别人更深入的新闻事实;阐发出新的观点、思想。尤其是要注意读者已知事实背后为读者所不知的事件成因、道理和走势;记者可以运用类比、借喻、资料分析等手法,运用独家方法交待事件。” 这番话道出了新闻策划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第三,新闻策划有利于提高媒体的知名度,扩大在社会上的影响。通过精心策划,媒体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新闻资源,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从而树立媒体的品牌。业内人士认为,凤凰卫视在恰当的时机总有点睛之笔和不俗表现,其成功来源于策划工程。关于报道内容它的选择策略是“拾遗补缺”,报道角度采取“另类选择”,挖空心思提供大陆媒体没有或无法触及的空间,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如“9.11事件”报道中的出色表现,进一步彰显了自身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媒体的影响日益扩大。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浩如烟海的信息,当今人们迫切需要媒体为其导航,以便获取有效信息。传播活动中的“议程设置”因而显得格外重要。要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新闻大战中获胜,传播主体就必须高瞻远瞩,摸准受众的脉搏,对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策划报道选题和报道方案,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

三、新闻策划的误区

新闻策划追求的是“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快,你快我深”,有效传播的积极效应。新闻策划给媒体和受众带来的积极意义有目共睹。在不断把新闻策划提升到更高水平的艰难探索中,除了要认清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区别,同时必须警惕新闻策划易入的误区。

⑸ 提供关于方案设计,什么是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的最新资讯报道

.by南野藏马前几日在书房,兴之所致,随手拎起了一本四书,翻到到第一面,念了两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便发现自己意兴阑珊,随手又把它扔到了书橱里,拿起本日本漫画,有滋有味地啃到最后。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感叹中国当代青少年(主要是指80年代和90年代)对于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反省自己前日所为,不禁感到惭愧,一向标榜热爱传统文化的我自己不也正慢慢放、弃这些中国骄傲么?时逢国庆,单位邀请我们新行员写一篇关于爱国主义的文章。我便想,是用华丽的辞藻去堆砌一篇空洞的文章来感叹祖国多么秀美多么壮丽的河山,还是切实关注一下我们正在慢慢遗失的民族骄傲呢?台湾忠信工商学校的校长高震东在内地演讲时说,“什么是爱国?哪里是爱国?什么都是爱国,哪里都是爱国!”爱国是微小却又具体的。我们身在中国,有时却茫然不知自己国家有什么,是什么。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我们过于注意别人的东西?爱国其实很简单,最基本的是要了解和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她是千百年来国人对文化的希望,是国人对文化思想的反思。当我们今日面临着随资讯发达的电子时代而如洪水般涌来的西方文化时,还有多少人可以坚持那涓涓的细水长流?我们的81年代后、90年代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简练的讲,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诗、书、礼、易、春秋”。我用五经的名字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它刚好总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五个方面。“诗”,是指从最早的诗歌《诗经》开始到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古乐。“书”,是指历代文人体现他们思想观点的专著,包含了古代文人的人生观,体现了古人的人文精神。“礼”,是指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礼法制度、思想、以及教育体制。“易”,并不单纯的是指《易经》,还包括了农业、医学、天文、地理、数学。而“春秋”便是特指从《尚书》到《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一系列的史学专著。中华传统文化涵盖范围之广,思想之博大精深,怎可以用现代那些伪民俗或是一个酸朽的孔乙己可以概括、代表的!如果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或是SHE的《长相思》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自《诗三百》到《汉乐府》再到《全唐诗》、《全宋词》,还没包括屈原、班固的楚辞、汉赋,更没提到魏晋的“蓬莱文章建安骨”,这浩瀚如海般的诗词国度,怎是一首《东风破》所能表达的?现在我们是否只停留在小学课本里教的“离离原上草”或是什么“二月春风似剪刀”的阶段,或是为了逗情人开心为她轻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浓情蜜意?我们现在是否能从那些靡靡之音中感受到古人的潇洒不群、壮志豪情呢?是否知道古龙金庸小说里的“任侠之气”是指“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致,与君痛饮三百杯”。而“侠之大者”是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呢?大概只会沉迷在江湖恩怨、打打杀杀中了吧。没有了“花间一壶酒”、“共剪西窗烛”的烂漫情怀,没有了“誓扫匈奴不顾身”、“醉里挑灯看剑”的壮烈胸襟。没有这些古韵的滋养,我们的80年代和90年代难道只能在欧美的HIP-HOP、日本动漫、韩式的多袋阔脚裤中显示自己的潇洒不羁么?没有了任侠的少年轻狂,没有了温文的少年情怀,我们的青春还完整吗?还有多少人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来自孟子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天下的兴亡,不是匹夫之责,而是我的责任。有多少年轻人还会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大概只会装作很酷的说“我就是我,我喜欢,我可以。”他们只是整日埋首在《蜡笔小新》和《机器猫》中拒绝长大。还有多少人知道何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勇”?看多了吴宗宪的《我猜》和《周日八点档》,大概只会迷惘的说:哦,台北忠孝路的小吃很出名。多少人会觉得“香九龄,能温席”是一种孝心的表现,大概会觉得他好傻,干嘛用自己的身子暖席子呢,买台空调不就得了吗?还有谁会觉得“融七岁,能让梨”是一种中国式的谦逊礼让?孩子们自小接受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达尔文式教育,被沉沉的课内科外功课压得喘不过气。哪还会有人说,第一名我不要,给你吧!再不知何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了,更不用期望孩子们可以成为象曹子建、王摩诘那样的翩翩浊世佳公子了。孩子们现在学习琴棋书画的目的已大多为考试加分服务,哪还有“为君唱遍《红豆吟》”的情怀了。君不见上元灯节赏花灯,君不见端午赛舟挂香符,君不见盂兰盆会驱鬼傩,君不见重阳登高插茱萸。我们开始相信基督,相信有圣诞老人。我不知道谁是阿福,也好久没放过爷爷纸糊的风筝了。传统的节日在我们看来除了意味着能看到无聊的文艺晚会,多几天去哪里都是人满为患的假期以外,剩下的只有苍白。传统,从我们指缝滑过,轻轻流失。西元一九00年,梁启超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今日,梁先生所期望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造世界”的少年气质在我们身上依稀可见,却再嗅不到中华之气息。纯粹的行乐主义、盛气,在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持下显得那么的苍白和轻浮。我们应从何处寻觅正在遗失的传统文化。难道是在邻国日本的传统活动上发现:“咦,这个东西是从我们中国唐朝传过去的嘛!切~小日本~。”可是,为什么我们不反省,我们为何只有在别人那里欣赏到曾经的国粹。蓦然回顾,国已不国。常思将来,不忘过去。以千载文化积淀来充实自己而让我们走的更远,在座诸君难道不会心思神往?中国传统文化将流失来源:新华社好莱坞来了,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就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他们将会“戏说”还是“正说”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其实,欲望也好,想象也好,说到底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他们是好莱坞,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将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量和改造传统的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推向世界。首先,他们不会“正说”,其次他们也不会“戏说”——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想象,不符合他们的文化理解——但他们会“西说”,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更改。以此前运作的《花木兰》(见图)为例,动画片《花木兰》并不是一个充分尊重中国人印象中那个传统“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版本,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习惯的艺术夸张和改编,片中花木兰成了一个典型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没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矜持和谨慎。这样的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传说中的花木兰。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这个名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这将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们对这一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女性形象的认同和接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完成“西说”时,中国的孩子心目中的文化版图将会是怎样的图景?与好莱坞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相比,国内影视人还沉迷在“戏说”版的宫廷戏、模式化的“警匪剧”等的制作中,被票房和效益的重负挤压得喘不过气来,艺术想像力苍白无力,进取心和创造力也大大削弱。面对这些已经融入我们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资源,我们守着金山过穷日子,与国外艺术家们对中国传说题材的热衷的态度相比,着实令我们的艺术家们汗颜。此外,与国外同类的艺术作品相比,国内的历史传说影视作品,大多流于机械和呆板,在思想深度和创意力度方面明显有缺失。如《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斗智并没有很浓的“兵法”味,倒是在其中穿插了不少香艳的爱情故事,波澜壮阔、波谲云诡的智勇谋略淹没在浓厚现代味的情感纠葛中,令人失望。创作思维的落后和想像力的缺失,以及对待历史题材的创作态度,这些应该是好莱坞抢拍中国题材影视剧带给国内同行们的一个重要警示和启迪。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明白了好莱坞的真相,我们才能把握现在,为自己赢得可能和希望。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缺失在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对“传统文化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影响”一题,50%的大学生认为“很重要”,有40%的同学认为“有作用”。对“世界华人对中国的认同”中,58.5%的同学选择了“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很多大学生都能认识得到,可以对于传统文化,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对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京剧或者其他地方剧种”,居然有51.2%的“不感兴趣”,39.7%的人认为可以去看看,还有2.1%的人“非常讨厌”,只有8%的人表示喜欢。对于古典的文学书籍,75.4%的大学生“偶尔翻阅”,16.4%的学生“敬而远之”,5.8%的同学表示“深恶痛绝”,只有0.4%的同学“爱不释手”。虽然绝大部分同学对传统文化持认同态度,自身却对它知之甚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很低,认识也很肤浅,传统文化意识淡薄。与此同时,一份题为“还有多少中国味的”调查问卷到小学生的手中,结果更是让人担忧。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节,12%的孩子喜欢过国庆节。在对“最喜欢的一首歌”的选择上,37%的人选了英文歌曲,占的人数最多,只有20%的人选择大陆老歌,只有28%的人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38%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座右铭”,31%的人没有座右铭。仅25%的人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只有39%的人会写毛笔字。小学生的文化品位如此西洋化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享誉海外,使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了解的知识。教师们要教育小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的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大学生们应该有意识的多看传统文化书籍,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营养。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不再缺失。1、传统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它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但是,不少人错误地把传统在时间上等同于“过去”甚至“陈旧”,在形式上视作“静态”甚至“僵化”,割裂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逻辑联系。他们无法正确把握传统的历史承袭性,更难以找到它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割裂了传统内涵与当代风采的有机统一性。传统是过去的现代,现代是将来的传统。德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雅斯贝斯指出:“在继承中,人拥有一点实际能力,那是不可摧毁的东西;在传统中,则拥有一点绝对的东西,那是不会遗失的”。传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死寂的历史沉积物,而是一道生命洋溢的、永远流动的、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就膨胀得愈大的洪流。“君不见传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传统之河源远流长,亘古绵延,于九曲回环中浩然荡进,不断丰富其形式,充实其内容,拓展其领域,使每一时代的人们所创获的成果,都作为传统的神圣链子中的一环保存下来,并作为遗产传给下一代。因此,传统的运演与时代俱进,每一时代的人们都必须促进历史意识与当代精神的融合,继承、创造和发展优秀的传统。2、传统,是现代人的双刃剑。一方面,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而是滋养现代人精神的源头,是培育现代人格的养料,是走向未来的依托。另一方面,正如恩格斯所说:“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它无处不在地制约和阻碍着现代化的进程,使投身于创造新生活的人们无不感到这负荷的沉重。因此,在传统的洪流中,总是不可避免地有泥沙和珠玉齐沉、糟粕和精华共存;它既包含着促进现代化的契机,又滋长着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毒瘤。因此,既不能把传统当作神圣的偶像供奉起来,也不能把传统当作历史的垃圾,简单地予以抛弃。遗憾的是,面对当代生活泥沙俱下的紊乱现象,不少人表现出茫然失措的价值尺度,他们难以分清究竟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更难以分清精华中混杂的糟粕、糟粕中包裹的精华,找不到“白玉之瑕”,也淘不出“沙里之金”,真正做到取之有度,舍之有节,分寸适宜,恰如其份,而显得良莠不辩,囫囵吞枣,或人云亦云,盲目反叛。3、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文化发展演变所围绕的中心。文化的发展是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一定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艺术、风尚、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对国土、同胞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对亵读民族感情行为的厌恶、仇视等,表现出自己的传统以及民族的自毫感、尊严感。我们不应借口更新传统,借口继承西方社会的文化成果而否认、丧失传统的民族性。更新传统,必须强调民族的主体性。任何个人都不能回避民族的利益和命运,侈谈自我的观念更新。只有充分发挥民族传统的独立性(肯定自己的独立存在)、自觉性(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主动性(积极改造环境的能动力量),社会文化才有勃发的活力和坚固的凝聚力。因此,深入传统肥沃的底层,淘金般获得许许多多闪光的金沙,并熔铸成闪耀着时代光彩的金塔。4、超越是对传统的一种否定和不满足,它追求并实现着向未来挺进的崭新层次和境界。“回复故道的事是没有的,一定有迁移;维持现状的事是没有的,一定有改变”。正是由于在继承中超越,在超越中继承,才形成了无法遏制的人类历史长河,既不可能断裂,也不可能干涸。但超越又是艰难的。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许多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正是在经历了长久的现代化阵痛的艰辛之后,才逐渐意识到国民的心灵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构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同样,当代人的骨髓和血液中也顽固地浸入了历史因袭的沉重,虽然身着髦得合时的现代服装却并没有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现代人。超越不是超脱。超越是立足大地而又直插霄汉般昂然挺起,是继承传统又从传统中脱颖而出,是在继承中追求发展;超脱则是双脚悬空如浮云飘移,是抛弃传统建构虚幻的海市蜃楼,是在虚无中滑向毁灭。超越,这是客观的规律;超脱,则是幻想的花朵。5、创造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是迷人的呼唤,前进的动力、精神不竭的支撑点。完整的人是为传统所创造并创造传统的人。人总是站在双重的历史意识中,一方面,他是过去文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濡染、镂刻,同时又主动地选择、吸收、激浊扬清,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赋于新的特征、意义和功能,使其得到发育、成长、拓展。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就是:“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要在扬弃地继承先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更为复杂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以新的成果来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增加其要素,甚至重组传统的功能结构,使之成为具有崭新形态的、与我们的时代相适应并反映历史走向的新传统,从而把传世之宝与现代新观念聚合,并转化、升华为现实的巨大凝聚力和内驱力,使深厚的历史底蕴挥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6、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没有对传统的继承,个体就不会拥有创造的智慧,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基础,人类永远只能滞留在茹毛饮血的洪荒之中。因此,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兰德曼认为:“只有在文化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所以,“个体必须吸取文化传统,必须登上他所出生时代的文化顶峰”。离开对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智慧、品质、作风的继承,是不可能健全发展的。科学的求异精神是旧思想的“爆破手”,是新思想的“助燃气”,是新传统的“设计师”。但必须是在继承传统精髓基础上的标新立异,而不是一味盲目地贪新骛奇。因为,新奇之物并非都有生命力,浅薄无聊的东西也常有新奇的面孔。但有些人甚至热衷于“反其道而行之”,把过去否定的传统一概肯定,把过去肯定的传统一概否定,今日倒过来,明日颠过去,结果未获现代化,已患现代病。7、必须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既植根于浓厚的民族土壤上,又置身于宏大的世界背景;既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又具备气度恢弘、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也就是说,首先必须立足于五千年的中国传统,以鲜明的时代责任感,以深厚真挚的民族情感和品质,为创造更合理的文化模型而对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这样,也才能获得洞悉现实和预见未来的透视力,否则,只能在“一无所有”之中“跟着感觉”做无根的、失去精神家园的漂泊者。同时,应使这种深沉的民族历史感与开放的世界眼光相结合,在使中国走向世界,也使世界走向中国的交相辉映中,最大限度地吸收外来传统的营养成分以滋补自身。要最大限度地汲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汲取现代社会的一切科学文明,“洋为中用”,即采外来文化之长,固民族文化之根。在继承中吸收,在开放中筛选,在批判中提高,不断摒弃保守、封闭、落后,高擎起民族传统的旗帜,绽放出一簇簇古今贯通、中西合壁的绚丽火花。8、在历史的渐进时期,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按照传统的习惯方式来思维、生活、活动,并不觉传统有一种异己的压迫感。但在历史剧烈变动的社会转变时期,人们就强烈地感到传统负荷的沉重,也强烈地渴望从无形的纠缠中解脱,因而,使得个人情感的偶发性、不稳定性加剧,极易被不可名状的下意识所驱使,为感情所冲动,导致破坏性思维的泛滥。这是我们这个过渡时代的突出心态。因此,剔除情绪化的思想和情绪化的行为,具备科学的理性精神和建设性意识,这对于发展和创新传统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9、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可贵的民族文化,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旗帜鲜明地张扬着本民族的精神。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基本的民族精神,无疑是一个民族生命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蓬勃生长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因为独特,所以存在;因为独特,所以不可替代。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智慧和精神奇葩,是一束承载传统、映照现代并昭示未来的人类文明的鲜花。它既为本民族代代传承,并为其它民族所欣赏。欣赏是一种由衷的赞美,不是低下的恭维;欣赏是一种理性的深刻审视,不是一种观光式肤浅的浏览;欣赏更是一种洋溢着科学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批判性借鉴,而不是奉若神明般的顶礼膜拜。所以,对外来文化的欣赏或称之为“赏花”,体现着一个民族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和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自信的开放与坦然的抉择,也是一个民族永葆发展活力之必需。但吸收外来民族文化是一个辩证扬弃和自觉内化的过程,是其它民族文化的绚烂火花与本民族璀璨文化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过程。因此,博采外来民族文化不能采取“插花”的方式,不能生吞活剥地折下一枝插进花瓶,并摆在文化的花架上供奉礼赞。如果这样,那枯萎的不仅是外来文化的精华,还有本民族的精神。外来的文化成果只有和固有的深层基础结合起来,才能重新开出鲜艳的花朵。还是象“栽花”一样对待外来文化吧,把外来文化的花枝深深地植入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才能使民族文化的家园鲜花竟放。10、虽然新事物不全是有生命力的,但当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就热衷于求新猎奇时,那就叫“过激”;我们对新事物不感兴趣,也不研究、不分析的时候,那就叫“落伍”;当我们对新事物看不惯的时候,那就叫“失衡”;而当我们对有生命力的新事物冷嘲热讽甚至阻碍的时候,那就叫“顽固”。过激”可以矫正,“落伍”可以赶上,“失衡”也可以求得平衡,“顽固”却是一种必须排除的阻力。11、虽然新的不一定有生命力,但追求新事物始终是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12、传统是过去的时尚,时尚是将来的传统。传统是流传的,时尚是流行的。传统在流传中更新为时尚,时尚在流行中沉淀为传统。13、开拓者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没有抄袭别人,更在于没有抄袭自己。第二,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规律。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说:“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适。”祖辈改造环境的文化创造,以符号或物化形式遗存下来,后辈则掌握前辈创造的文化成果,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通过层层积淀而不断积累,这种垂直式的文化传递积累,形成民族或区域的文化传统,对现存文化保持长期的影响力。除此之外,还有水平式的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系统通过接触交流,可以互相渗透、吸收和融合,引起文化变迁与重构。要使文化正常、健康地发展,既需要垂直式的文化传递积累,又需要水平式的文化交流融合。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的编辑规律,正是文化正常、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传播已有文化成果,是文化传递积累的要求。其中有经过长期积淀、成为传统文化精华的部分,如历代整理出版的文化典籍;也有当代人新的文化创造,包括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科学技术,新的文艺作品等。有些重大的文化创造会引起文化变迁,即文化内容和结构的重大变化。文化变迁的原因除了本民族的重大文化创造外,还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也是编辑活动的一项基本任务。这样,在文化传播中就会出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碰撞,需要发挥编辑活动的策划组织和选择优化功能,进行文化整合与重构,以实现文化的整体创新。在整合重构中,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被保留下来,并得到新的解读和意义,在现代文化中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特质。外来文化的精华部分也被民族文化所摄取,成为民族文化新的特质。这种文化体系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的论者提出,创造性是编辑活动的规律。这种论点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创造性的规律适用于人类的许多活动,因此需要揭示编辑活动的创造性的特点。编辑活动的创造性不仅指具体文化产品的创造(准确地说,是再创造),尤其是指通过文化整合与重构所发挥的文化整体建构作用。编辑活动的产品,也不仅是具体的文化产品,还有由各种文化产品建构的出版文化体系,以及其中反映的理想信念、社会风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规律,反映编辑活动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传承积累和创新重构,都是文化发展的要求。没有文化的传承积累,文化就没有基础和灵魂;没有文化的创新重构,文化就没有活力和生命。而文化的发展又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它受经济、政治、科技诸因素的推动和制约。因此,这条编辑规律不仅反映编辑活动与文化的关系,也反映编辑活动与经济、政治、科技的关系。编辑活动不仅要适应文化发展的要求,还要适应经济、政治、科技发展的要求,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第三,保证文化产品质量与掌握最佳传播时机相统一规律。在编辑活动中,产品质量与最佳传播时机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制约文化传播的效果。徐柏容提出的质量与社会效益同步规律,是就质量与传播效果的一致性说的。逸士提出的最佳运行规律,则在质量之外,增加了时效性和编辑周期的因素,认为在最短的编辑周期内,完成高质量的定稿品,并不失时机地向社会传播,才能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本文综合他们的意见,将文化产品质量、传播时机与传播效果作为编辑活动的基本目标,分析它们的对立统一关系。

⑹ 新闻报道策划的重点是什么

重点在新闻的及时性和重要性,也就是说一条非常重要的新闻,而你又在第一时间给报道了,那你不策划也会一炮而红,策划很重要,但新闻的本质更重要

⑺ 新闻报道策划的策划依据

新闻报道策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是对未来报道活动的规划和设计。这种规划和设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组合、分析信息和选择、决策的结果。新闻报道策划有其客观存在的依据,它是客观存在作用于主观意识,主观意识又产生能动性反作用的产物。构成新闻报道策划依据的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1.可供传播的客体。新闻是对新近变动的客观事实的报道,没有变动的事实,便没有新闻报道。因此,被传播者所意识到的外部世界的客观变动,构成了策划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依据,“可供传播的客体”就是指这种为报道策划者所意识到的客观变动的事实。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客观存在”,二是被策划者所觉察。新闻报道的选题总是在“可供传播的客体”范围之内的,客体不存在,对于客体的报道就不存在,新闻报道策划也就不存在。
2.读者的获知需求。新闻传播活动是以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为基础的,没有读者的新闻传播不可能存在,不合乎读者获知需求的新闻报道是无效的报道。因此,新闻报道策划要以报纸读者的获知需求为依据,报道什么,如何报道,都要根据读者的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现代社会中,“广播”在变成“窄播”,“大众”在变为“小众(分众)”,每一家报纸的新闻报道活动都要针对自己特定的读者群体。因此,新闻报道策划要根据报纸的读者定位确定报道效果目标,设计最佳报道方案。
3.实现传播的条件。新闻传播活动是依赖一系列客观条件而存在的,具体到每一次新闻报道,除了有客观存在的报道客体,以及读者对这一客体有求知需求以外,报纸要完成报道,还要具备其他外部与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主要有:政策、法律和道德规范。新闻报道要为有关法律和政策所允许,为社会道德观念及文化环境所允许等。内部条件主要有:报社具备采集相关新闻信息的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具备必要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水平等。新闻报道策划应充分考虑这些实现传播的条件,据此作出正确的决策。
第一, 新闻报道策划以上三方面的依据,是一个彼此相关、互有重叠的集合概念,如图2一3所示,新闻报道策划一般是在三者的重叠部中运作。
也就是说,能够满足读者的获知需求、又具备实现传播条件的可供传播的客体,才是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对象,但三者重叠部之外的内容并非完全没有价值。分析三者间的集合关系,对新闻报道策划很有意义。
可供传播的客体与读者的获知需求有重合部也有相排斥的部分。说明:(1)可供传播的客体对于特定报纸的读者来说,为他们所需求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只有这一部分在新闻报道策划中值得作为选题参照。(2)读者的某些需求在可供传播的客体范围之外,说明需求是潜在的,客观变动的事实也是潜在的,报道策划者尚未意识到,这将导致新闻报道的选题受限制,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
第二,可供传播的客体、读者的获知需求与实现传播的条件之间有重合部也有相排斥的部分,说明实现传播的条件对新闻报道活动具有强大的约束力。比如外部的法律、政策、道德等因素将一些社会效果不好的报道排斥掉,当然也可能是保守观念和过分的行政于预,将一些不应排斥的新闻报道排斥掉了。又如内部人才、资金、技术、设备、机制、管理等因素,导致一些应该报道的新闻无法报道等。这些情况都比较复杂,需要新闻报道策划在把握客观条件时进行具体的分析。
新闻报道策划受到客观存在的制约,但报道策划者对客观存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如策划者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制约报道的某些外部条件(引导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改善社会文化环境等)和内部条件(改革机制、改善管理、更新技术设备等)。策划者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对可供报道的客体的认识水平,使读者的获知需求尽可能被包容在策划者的意识范围内,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合乎读者的需要。但应该看到,策划主体对策划依据的反作用也是有限的,它受到时间的制约,如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实现传播的条件和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因此对策划依据的把握既要积极主动,又要客观冷静。

⑻ 新闻摄影报道策划方案

世博会作为全球性的展会,具有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的特点。有各国富有民族文化特色、时代创意的展出场馆,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还有各种精彩的文艺娱乐表演,视觉盛宴。用摄影来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画面,通过媒介让更多的人们一饱眼福,直接领略世博会的风采,进而了解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另外,摄影影像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拥有能跨越语言文字和文化的障碍的优势。在传播全球化的时代,需要跨文化传播,新闻图片无非是跨文化传播的最佳选择。 为更好的搞好全方位的对外交流,跟应该让外国人了解真是的上海世博会,应充分利用重视新闻摄影,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针对世博会的特色,在尊重新闻摄影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新闻摄影长处:即视觉冲击力。特制定如下报道方案: 宣传题材: 1:主题:紧抓“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的主题,表现人与城市的和谐互融,力争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2:人物:采访世博领导、形象大使、场馆设计师及团队、志愿者、参观者等。 如志愿者风采:让参观者体会到世博会精彩的同时,了解幕后为世博会成功举办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3:场馆:各个国家场馆(全景、夜景)摄影:从“城市人”、“城市生命”、“城市星球”、“城市足迹”和““城市未来”5个方面,拍摄世博中心、中国馆、主题馆、演艺中心世博园区四大永久建筑;各国颇具民族文化特色或创新理念的场馆等,在报道的同时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 例: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英国馆主题:“让自然走进城市”、 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 4:活动:各种文艺演出、交流会。 宣传体裁: 1:图片新闻: 抓取决定性瞬间,世博最新信息的报道。 2: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 深刻揭示世博会理念影响下的人与城市的关系,及不同国家民族间的城市文化理念的碰撞交融。 3:专题新闻摄影报道: 世博印象专题 4:插图: 为文字记者配图,美化版面,形象化传递新闻信息。 宣传报道途径: 1:校媒及地方媒介: 为大同大学报、同大青年报、校园广播、大同晚报、山西都市报等媒介供稿进行报道。 2:社团活动: 作为摄影协会负责人,将组织进行与世博会相关的讲座、沙龙、摄影作品展。并将积极建议社团联合会在下半年的活动策划中开辟世博专题活动,联合其他社团(如环保协会、野骆驼自行车协会等),共同组织以“城市,让生活跟美好的”为主题的公益宣传实践活动,宣传世博理念,丰富校园文化。 3:网络渠道: 通过校媒联盟、校内网、校园BBS、腾讯网、博联社等网络,通过圈子、论坛、博客展示的方式进行宣传,让同学们方便及时的了解世博会的最新讯息。 未完待进一步完善,欢迎大家多提意见,谢谢!